第141节(1 / 2)

玲玲的吼声好像就在耳边:“知道我为什么变成这样?是因为我曾经活不下去,爬进了河里,在无法呼吸的时候,看到了我妈妈,她推了我一把,我才爬了上来,从那天起,我告诉我自己,妈妈虽然死了,但是她会活在我心里。爸爸虽然活着,他在我心里已经死了。我靠不上你,只能靠自己。”

玲玲寻死过,这么多年,他明明知道玲玲爬过河,却还像是眼睛瞎了一样,记得那一次玲玲走了,他跟谢美玉说什么?他说他以后只能靠雅茹了。

拿梦里的自己对比之下,陈建强发现,原来自己这个爸爸,在玲玲身上连个人都算不上。

所谓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这个梦境恐怕是自己潜意识里希望的样子?他希望自己从来没有遇见过谢美玉,希望自己能好好地跟女儿生活在一起,他没有期待过女儿那样能力卓绝,只要小姑娘挺不错就好了。

这才是他内心想的吧?

天亮了,他不是个果决的人,依然去做早饭,煎了荷包蛋,走进房间,看见陈雅茹穿上了墨绿套装裙,手里拿了一支口红正在嘴上涂抹。

他盛了早饭,陈雅茹吃了早饭,碗筷放在桌上,站起来说:“爸爸,我上班去了!”

“哦。”他应了一声。

陈雅茹回头:“爸爸,别听费家杰瞎说,别为我担心。”

想想自己这些年从来没有担心过亲生女儿,陈雅茹的这一句话,倒是不像宽慰,好似扎心。

陈建强今天休息,他下楼去,漫无目的地走,走到了住了多年的那栋楼的楼道口,大清早,老邻居们一个个从楼梯口出来,看见他有些意外:“建强,你这是?”

“我看看。”陈建强仰头看自家的房子。

费家杰走过来,看见陈建强:“陈建强,你来这里干什么?”

“你呢?”陈建强也意外费家杰会过来。

“玲玲让我一起帮着她外公打开内地市场把东西卖进来。为了陈雅茹的事?你也别问了,我昨天回去仔仔细细想过了,这件事情确实是我多管闲事,她都跟着你和谢美玉这么多年了,这些年都是你们教她的,我插嘴能顶个屁用。陈雅茹是你女儿,以后我什么屁都不放了。”费家杰摇头,“陈雅茹看我是个什么玩意儿,玲玲看你就是个什么玩意儿。你要是为了陈雅茹的事情问玲玲,不是恶心人吗?”

“昨天你说你为了雅茹跟男同学的家长打架,我……”

见陈建强脸上有愧疚的表情,费家杰问:“你想明白了?想跟玲玲道歉?”

“嗯!是我没有照顾好她……我……”

“哦呦!陈建强,你想她原谅你之后,以后万一陈雅茹靠望不上,能让她给你养老啊?”

“我没这么想。”陈建强那一瞬间却被昨夜梦里小外孙粉雕玉琢的样儿给软化了,他真的很想要那样的日子。

“哦!那就好,任由自家小姑娘被人欺负好几年,还想要小姑娘养老,一般人是做不出的哦!”费家杰冷笑,“你跟玲玲来忏悔,来道歉?你以为她心里会开心?应该是会恶心吧?”

陈建强被费家杰给弄得下不来台,原本积蓄起来的一点点勇气也没了,仓惶离去。

“奶奶,今天一起去逛过苏城之后,我们明天回京城,还需要你来安排……”

见庄玲玲从楼梯口,费家杰迎上去:“我今天把商委新买的日本面包车给借了过来,二十一个座位,大家坐得舒舒服服的。”

“费叔,本事挺大吗?”

“那不是去吹了个牛吗?”费家杰笑着说,“说外商大老板过来,我们领导重视,他亲自打电话去商委借了车。”

一家子上了车,庄玲玲上车就叫司机师傅:“师傅,今天麻烦了!”

这个年代汽车司机特别吃香,可是个技术活儿。师傅笑着说:“什么话,应该的!”

庄玲玲坐在位子上,费家杰指着后座上的一堆东西说:“上次给你寄过去的香榧子和小核桃吃完了没?”

“你可别再给我寄这些东西了,吃起来特别麻烦,我实在没时间吃。”小核桃是香,可太耗费时间了,庄玲玲笑,“让爱民叔他们多卖点钱吧!”

“那行,今天就不给你了。我从爱民那里拿了茶叶和香榧子小核桃,还有一些零嘴,刚好等下送你外公和五爷爷。这个茶叶,都是嫩芽,咱们皖南的茶叶可香着呢!”

“行!”

费家杰挠了挠头:“我跟你柳阿姨商量了一下,她倒是认为我应该去港城,她说原来我停薪留职做这种事情,她怕我这是薅社会主义的羊毛,会出事,如果是入了港籍,再倒过来,应该不会有事。这事儿,你们安排,我听你们的。”

“嗯!”庄玲玲一听他们能想明白,那是最好了,她点头,“那我让舅舅安排下去。”

去酒店接了两家子,今天是边旅游边了解情况,所谓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”,今天去苏城。

顾常思最近在做点心,庄玲玲跟她说苏城的点心很有特点,糕团软糯,船点精致。

“是啊!是啊!顾女士,我今天可是联系了当地食品公司的人,专门请了两位老师傅,做了咱们苏城的船点,等下我们喝碧螺春吃点心。”

“为什么叫船点?”

“老底子都是靠水路走的呀!有钱人家么,坐船要十天半个月,船上消磨时间的点心就叫船点,咱们的苏式船点那个精致,你看了就晓得了。”费家杰介绍。

这个年代,从江城到苏城没有高速,也要走上两个小时,早上八点出发到的时候快十点了。

庄玲玲穿来这么久,还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苏城,在她记忆里的苏城很摩登,老城区里就那么一条街保留着苏城原来的味道,不过也因为商业气氛太浓而变得索然乏味。

虽然街道上人多,但是没多少商业气氛,食品商店门口肯定是排长队的,一来确实这个年代供应紧张,还有一个是快过节了,多少大家要往家里添点儿东西。

普通老百姓买东西要票,企业也一样,生产采购都是要额度,所以衍生出了所谓的条子,而跨省卖是要被抓的抓了就是投机倒把。

费家杰站在边上给庄家父子讲计划经济里的门道儿,对上层来讲,基调是定了,但是怎么做,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当中。改变是需要时间的,不能一股脑儿照搬。

庄玲玲记得很清楚,在商业案例中,有位大佬自以为已经很牛逼了,就跟大领导建议,来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,这个想法对于商人来说很正常,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却是需要慎重的。最终,大佬恨不能抽自己嘴巴子。

容远站在庄雄身边:“昨天我跟玲玲和蒋教授通了电话,蒋教授非常高兴您和五爷爷对内地教育事业的帮助,已经跟大领导做了汇报。配额上我会想办法协调,但是具体的细节操作,还是要费叔叔来处理。”

“销售这块,毕竟这么大的市场放在这里,又有费老弟这样的人操作我也不担心。”庄雄说。

一起走到码头边,前面两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过来:“费科长,好啊!”

“刘总,张处长好!我们领导跟您说过了,今天是我们江城出去的两位华侨带着家属来苏城……”费家杰跟人介绍。
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